◎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菁
漆黑的夜晚,艺人们把炼制好的铁水,高高抛起,打向空中。刹那间,夜空变得绚丽多彩,美轮美奂。绚烂花雨落下,锣鼓喧天,巨龙飞舞,人群欢呼跳跃,任细小发烫的铁屑落在肩上、脸上……
在泸县,舞龙的种类繁多。但这样令人惊艳的,只有潮河铁水花龙。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河铁水花龙已不多见。67岁的车锡文说,现在会打铁水花的人不多了。
百年技艺
把铁水花和舞龙完美结合起来,是潮河铁水花龙的特色。其传承人易道华介绍,泸县舞龙的种类很多,但只有潮河铁水花龙是在龙灯舞动的时候,铁水花对着龙灯泼洒,抛向天空,加上燃放的焰火架,舞龙特别精彩刺激。据说,这项民间技艺,兴起于明末,兴盛于清,后经潮河瓦子张家龙舞表演者传承发展。
打铁水花,车锡文已有几十年的经验。他说,如果想看铁水花龙的表演,机会并不多,一般只有在元宵节时进行,偶遇庆典也会表演。每次有铁水花龙的表演,人山人海的场面,必不可少。随着铁水花在空中绽放,参加活动的人们站在纷纷下落的花雨中,欢呼跳跃,任细小发烫的铁屑落在肩上、脸上……
潮河当地习俗认为,铁水花是吉祥如意的花,特别是当龙吐出的铁水花落下的铁屑沾上人身上,那个人就一生平安,吉祥如意。
据介绍,潮河铁水花龙表演中,铁花抛洒和龙舞各有套路。“七妹下凡、天女散花、八仙过海、龙门闹春、满堂贺喜、双龙吐花”这些是属于铁水花抛洒的套路,而龙舞的主要套路则包括:龙出洞、龙戏水、龙垒塔、龙抢宝、龙穿梭、龙翻江、龙行云,黄龙滚等十多个。除此之外,表演舞蹈队列队形、舞步等都有相应的套路。
险中求美
打铁水花是最能调动人们感观的部分,这也正是整个表演中,最为高难度的部分。
每次表演前,易道华都会花上两三天时间作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铁水花龙的表演,单是打铁花的工具就需要不少,比如风箱、熔炉、罐子、铁等等。其中,熬铁水的炉子和勺铁水的勺子是很关键的。
“如果这个制作不过关,很容易爆裂开,就没法打了。”易道华说,这两样工具都需要自制,用页岩泥最好,而这种泥,泸县只有两个地方才有。找来页岩泥以后,还需要将炭渣捻碎,与泥融合在一起后,才能烧出合格的罐子与勺子。
当然,用来熬铁水的铁块也有讲究,老铁是最好的。为了使打出来的铁花效果更好,还会加上一些铜料、小钱等,“这样打出来的铁花颜色会带些绿色,更好看。”
在打铁花时,3人为一组, 一人负责拉风箱,一人负责抛铁水,一人负责打板。抛铁水的人用勺子舀出,往上抛出五六米,打板的手持木板,把铁水打向空中。这其中,还要有手法的变化,横打、竖打、向上打,每种打法不同,所打出的铁花就不同。打板要求快、准,对体力要求很高,一罐铁水需要打板人不停地抡打近几十下,并且每次都得靠超强的爆发力,才能打出火星四射的铁花。
在外人看来,打铁水花的危险系数高,铁水温度高达上千度,稍不注意就会被烫伤。但在易道华看来,打铁水花其实是很安全的。他说,烧铁水的泥罐只有拳头大小,而每次舀出的铁水只有胡豆大小,抛向空中,打出来的铁花可覆盖十几平方米的范围。“我们操作的人,穿的都是棉布的厚衣服,也不用担心被烫。”易道华说,这门手艺是家传的,自己十岁就开始打下手,帮着拉风箱,后来负责抛铁水,几十年来,没出过啥问题。
绚丽难现
铁水花龙的表演堪称惊艳。夜空中,锣鼓声中,艺人们抛出上千度的铁汁,伴随着噼噼啪啦的击打声,灼热的铁水在半空绽开,火树银花的景象便挂在了夜色中,绚烂夺目。
不过,在易道华看来,这种绚烂的美或许有一天就再也看不到了。他坦言,小时候,打铁花的人很多,如今会打铁花的人只有四五个,但也都六十多岁了,再过些年或许就打不动了。
关键问题在于,这门手艺的技术要求很高,非常辛苦,“现在的年轻人,真不愿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