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7年06月10日

百毒之月 回家来一杯凉茶

◎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丽

“芒种芒种,样样都种”,大麦、小麦等芒作物已经成熟,正是抢收的好时节。丰收的喜悦中,仲夏时节也正式开始。母亲说,农历五月是“百毒之月”,把脾胃养好了,才能在酷热的日子里安然度过。

酒城的气温渐渐高起来,湿度也开始增加,汗液无法通畅的发散出来,总感觉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免疫力减弱,加之蚊虫滋生,容易传染疾病。这天气,让人烦恼焦躁、食欲下降,如果再吃不好、睡不好,身体可就要发出警报了。

《内经》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中医认为,四肢沉重、容易疲劳、失眠、食欲下降、恶心、头晕等问题,都跟体内湿气瘀堵有关,属于脾失健运,需要在湿气刚开始时消灭掉。脾主运湿,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余的湿气运化出去。养生专家称,“百毒之月”,养生就要健脾祛湿。

在这个节气,调理脾胃,怎么就这么重要?夏季雨水多,天气热,很潮湿。湿属于阴邪,脾喜燥恶湿。夏天时,脾就很容易生病。夏天阳气最盛,人体中的阳气此时最易发散,导致阴寒停滞为患。当然,这里说的脾,不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概括了胃、肠、肝、胆、胰等消化器官的部分生理功能。

中医则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饮食宜减酸增苦,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消化为主,猴头菇就被推崇为“养胃山珍”,改善胃肠道功能效果很好。原因是,猴头菇补脾益气,利五脏,助消化,平时适当吃一些猴头菇,那是真有好处。

夏天,孩子们喜欢吃冰冻的西瓜,雪糕一根接一根的吃。每每这时,母亲就要“执法”了,家里的大人不能带头吃,孩子们也就只能望着。偶尔嘴馋,回家前悄悄“偷”吃一点,回家后就不再“犯错”。不过,孩子们还小,他们哪里知道,外祖母的严厉,只是不想让他们脾胃受凉。

仲夏以后,尽管天气炎热,但感冒的机会更多了,中医称为“热伤风”。流涕、鼻塞、打喷嚏,有时还出现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等。家里有人“热伤风”了,母亲喜欢熬上一锅艾草,睡前让一家人泡泡脚,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使全身得到更好的休息。

每天下班回家,茶几上总有一杯泡好的凉茶。进门后,母亲总会在厨房探出头来,“先喝两口茶,我上午才泡的。”母亲的话,如茶般清凉,浸入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