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一场特殊的考试,不仅检验着考生的学识程度,也检验着泸州城市的管理水准和文明程度。
◎ 川江评论员 屈德辉
一年一度的高考昨日落下帷幕。考场内,是奋笔疾书的莘莘学子,他们倾尽所学为自己的未来寻找一个方向;考场外,是一座城市社会文明的“无声”宣言,家长和社会各界也在做一份彰显城市文明的考卷。
高考,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家庭和个人,都是一件大事,它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也牵动着每个家庭的心。如何全力做好高考“后勤”工作,演绎好这场全民参与的“大合唱”,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高考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周到服务。近两日,从川江都市报的高考专题报道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他们为高考做出的努力。
泸州公交部门为考生提供了公交出行指南,龙马潭区发布了高考“禁噪令”,气象部门发布了高考期间天气信息,交警部门出台了高考期间泸州城区各考点交通管制措施、开辟了“高考绿色通道”,江阳区公安局为考生快速办理临时身份证,江阳区城管部门劝导“坝坝舞”暂停活动……这些细致的管理措施和周到的服务,都体现了我们城市的管理水平和人性化的服务精神。
不仅如此,社会各界也都积极参与到高考的服务保障工作中。“爱心送考车队”随时待命,为考生提供优质送考服务;主城区建筑工地为高考全面“禁声”;更有无数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上阵,为高考保驾护航……这些暖心行动犹如夏日一缕缕清风,为参加考试的学子们送上了清凉,同时也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公益精神得以彰显。
高考是一场特殊的考试,不仅检验着考生的学识程度,也检验着泸州城市的管理水准和文明程度;同时,高考又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泸州的社会秩序、公德与爱心。可以说,高考也是泸州城市的一场“文明考”,通过这场特殊的考试中,为我们的城市文明建设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