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群
近日到一家酒楼赴宴,酒足饭饱后,人们准备离席而去。这时,一中年妇女拿来两个塑料袋,将餐桌上吃剩的菜肴装进袋里提走。除了一些汤汤水水的剩菜外,桌上的盘子尽都成了光盘。
这一景象,使我想起一句成语,“吃不了兜着走”。这句成语出自《红楼梦》第23回,原话是,“不要拿进园内来,不然的话,那真叫我吃不了兜着走。”这句话的本意是,你惹出了事,造成不良后果,要承担后果,而且,后果是很难承担的。
《红楼梦》上的这句话,带有比喻的成分。其实,就当今而言,对一些饭局来说,“吃不了兜着走”,恐怕不再是比喻,而是本该这样,吃不了怎么办?装进袋子里,拿走。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打包”,又叫“光盘行动”。
经过社会的大力提倡,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中老年人,认识到“吃不了兜着走”的积极意义,外出赴宴,离开餐桌前,将餐桌上还能够利用的剩菜打包提走。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自觉。餐桌上的浪费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据媒体报道,今年端午节期间,餐桌上上好的食品被扔掉的现象依然存在。吃不了的佳肴不是兜着走,而是当成垃圾被倒入潲水桶。真正使“吃不了兜着走”常态化,还需假以时日。
那么,阻力来自哪里呢?
一是浪费有理论。有人会认为,这些桌席是我包的,花的是自己的钱,我吃得起,就丢得起,谁都无权干涉。有这种思想的人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你财大气粗,可以摆阔炫富,但你没有权力浪费资源,资源是属于整个人类的。人类要想在地球这个唯一家园生存下去,就必须注意节制消费,节约资源。经济条件不好的人要讲节约,经济条件好的人,同样需要讲节约。
二是面子思想作怪。一些人本来想把餐桌上吃不了的上好食品兜着走,但又担心人家会笑话自己。于是,有人在餐后一边打包,一边解释,拿回去给狗猫吃。生怕别人“误”认为是拿回去人吃。其实,饭桌上并没有谁在意你拿回去怎么处理。有这种思想的人应该明白,将餐桌上能够食用的食品拿回家继续食用,体现出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是一种优秀品质,是正能量。
“吃不了兜着走”虽然值得提倡,值得赞扬,但不是最好的选项。最好的选项是如何避免出现“吃不了”的情况。为此,就应该本着这样的理念:吃多少,点多少。我常看到这样的请客吃饭,先点几个菜,吃的过程中,不够再加。吃完饭,基本上光盘。也就不存在兜着走的问题了。
如前所述,餐桌上的浪费很大程度上是虚荣心引起的。有钱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盛情和实力,追求桌席丰盛,山珍海味一层摞一层。没钱人不甘示弱,不惜打肿脸充胖子,也来个盘子摞盘子。无论是有钱人,还是没钱人,这样做都为了面子。可你想过没有,好端端的菜品白白扔掉,有什么面子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