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7年06月09日

校园内随处可见“文明”,劝导小组轮岗监督“不文明”

中小学校携手共创文明城

校园外设置的“文明”展板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杨理 摄影报道

近日,川江都市报记者在泸州市第十五中学、泸州市实验小学、泸师附小城西学校看到,校内校外,师生们以自己的“文明行动”助力“创文”工作。

校园内随处可见“文明”

记者走访多所中小学,学校大门内外显著位置上都设置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讲文明树新风”等文化墙,还设置有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专栏”等展板。在校门口保安室外,物防、人防、技防、消防设施齐备齐全,墙壁上还公布了110等报警及求助电话。

“学校安保工作做得好,家长才更放心,配套设施的完备也很重要。”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余女士说,孩子就读的泸州市第十五中学校园内,上楼台阶、厕所台阶均设置有无障碍滑梯,这些通道平时看上去作用不大,但如果孩子受伤行动不便时,就可自由出入。

同校学生家长陈女士说,“讲礼貌、讲文明,不随手乱扔垃圾、座位不争抢……在学校里随处可见文明宣传用语,这些都为孩子带来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孩子积极主动学习,在正面环境中健康成长。”

文明劝导小组 轮岗监督“不文明”

昨日上午10时许,泸州市实验小学的同学们正在操场上进行课间运动,记者随机向几位学生提问,他们都能快速答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内容。

据该校德育处老师李小华介绍,该校学生组成了10支文明劝导队伍,用轮岗的方式,每天上学前和放学后半小时,在校门外对学生购买流动摊点三无食品、学生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长期坚持,孩子们自觉养成了良好的、礼貌的行为和用语,校园内外都形成了良好的文明风气。

中小学校及周边测评标准(共12项)

1.在显著位置持续刊播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专栏”“自制类”等“六类”公益广告。校园内有符合标准的物防、人防、技防、消防设施。

2.校园内、外无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现象。

3.校园门卫室没有存放快递、堆放杂物,没有放置电饭煲、炒锅、床等生活用品。

4.校园内显著位置展示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展板。有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安排和落实情况的文字、图片资料。

5.校园、教室内显著位置展示中小学生守则。

6.校园、教室内显著位置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

7.随机抽问学生,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都会背诵为合格。随机抽问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问卷调查内容。

8.校园内没有黑臭水体。

9.上、放学秩序好。

10.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性网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无歌厅、舞厅、卡拉OK厅、游艺厅、台球厅等娱乐场所。无按摩、浴足等相关名字的场所。无非法行医或以人流、性病治疗业务为主的诊所。无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游商和无证照摊点。无“三无食品”,无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的玩具、文具、饰品和出版物销售。

11.隐形指标:校园内建有无障碍设施。厕所内有无障碍设施并使用良好,干净整洁无异味。

12.有本校参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归档资料(含工作安排、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