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四川省政府印发了《川南经济区2017年工作要点》,明确了川南经济区今年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转型升级、全方位开放合作、公共服务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区域协同联动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8大任务,旨在加快推动川南经济区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泸州日报记者 罗森波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今年,川南经济区要加快立体交通建设。其中,重点要加快建设川南城际铁路内江至自贡至泸州段、隆黄铁路叙永至镇雄段等项目,推进渝昆高铁(四川境内段)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叙永至古蔺高速公路剩余段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叙永至威信、G8515线荣昌至泸州段(四川境)等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泸州机场迁建工程;加快推进沱江自贡至泸州段航道等级提升工程前期工作。
产业转型升级
川南经济区今年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加快推进泸州国家高新区等园区建设,打造国家级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构建川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集群;加快白酒、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化解钢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与燃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强页岩气资源综合勘查开发,加快川南地区页岩气综合勘查开发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加快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编制川南全域旅游规划,建设一批多业态文化旅游综合体;加快推进省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打造辐射滇黔渝毗邻地区的服务中心和川滇黔渝结合部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全方位开放合作
川南经济区今年要拓展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功能,积极推动川南四市申报综合保税区;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打造区域对外开放新平台;强化与成都平原、川东北、攀西经济区互动发展,密切与重庆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联系,加强与滇黔及环北部湾经济圈合作,积极构筑成渝经济区沿江和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
公共服务一体化
川南经济区今年要加快推进川南“一卡通”,推动在公共交通、景区全开放应用,实现四市居民持指定承载卡享区域内景区优惠功能;积极推进川南通信一体化,争取取消区域内固定电话长途费;扩大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范围,加强传染病联防联控,组建区域紧急医学救援综合队伍;加强教育资源统筹,促进川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组建川南高校协同发展联盟和川南发展研究中心,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扶贫;积极推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
市场一体化
川南经济区今年要积极探索组建区域性金融机构,研究设立川南银行;搭建区域性融资平台,研究设立川南经济区投资发展基金;大力发展港航物流、保税物流、电商物流,打造铁、公、水物流服务联盟,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物流市场资源、信息资源、平台资源共建共享。
生态环境治理
川南经济区今年要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快推进沱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无害化处置及河道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力度,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加快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因地制宜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川南经济区今年要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严格落实“六个一”帮扶,扎实推进乌蒙山片区脱贫攻坚。
加快区域协同联动
川南经济区今年要推动中心城市分工协作,加快建设川南多中心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