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霞 文/图
“来,再吃一口。”
“不要把我的衣服弄脏了哈。”
6月2日上午十点多,在泸州市精神卫生中心一住院楼五楼老年精神科病房走廊座椅上,一位护士正在为一位老人喂饭。老人怕汤水滴到自己的衣服上,还特意嘱咐护士小心些。
作为泸州市唯一专门收治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科室,泸州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以专业的治疗、护理和照顾,让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人“活得有尊严,生活质量更高”。
专业:“医护养”结合
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泸州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创建于2004年,是一个专注于老年期和老年前期神经精神疾病临床研究和临床诊治的具有专科特色的临床科室,是泸州市唯一专门收治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房,是泸州市重点专科建设科室。成立十多年来,科室一直坚持以“医师—护士—护工”相结合的治疗模式,为患者提供疾病诊疗、护理、生活照顾全方位一体化服务。
“我们采取的是‘医-护-养’结合的方式,‘医’就是由包括内科、老年精神科等在内的专业医疗团队为病人提供综合学科的医疗服务;‘护’就是由护士为老人提供打针、吃药等日常医疗护理;‘养’是指训练有素的护理员团队负责老人们的喂饭、换衣洗衣、洗头洗澡、端屎倒尿、以及瘫痪老人的定时翻身,定时擦拭身体等,24小时全程精心的生活照料和情感浓厚的人文关怀。”老年精神科副主任潘攀介绍道。
那么,老人们要享受到这些服务,花费是否高昂呢?
“每位老人的生活费400元/月、护理费600元/月,治疗费用医保可报销一部分,算下来,一位病人每月的花费在2000-3000元左右。”潘攀介绍,老年精神专科的病人大部分是长期住院病人,不少病人既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同时还有躯体性疾病,对于家庭来说,护理起来比较困难,因此,科室的床位还比较紧张。
有爱:用耐心和爱心
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
“住进老年精神科的病人,不少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病,行为比较混乱。”潘攀介绍说,在老年精神科,会采取综合用药、行为矫正、文娱治疗等多种方式,对病人进行治疗,“通过专业的治疗,让他们的生活规律化,缓解病情,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
老年精神科护士长陈昵到科室已经三年,也曾作为护士在其他医院工作过,“与其他医院的病人相比,护理老年精神科的老人需要更多的耐心与爱心,因为与他们基本上无法正常沟通。”
在老年精神科,光老人们一天换下来的布尿片就有800多张,而因为无法正常沟通,照料工作也需要花费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我们是谁,但是长期的照顾,让他们具有了安全感,有的时候,看见我们会招招手之类的,这让我们已经很满足了。”陈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