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7年06月03日

这样的“多事” 我们的城市需要

◎柯江红

一个90后的小伙子,离开了泸州,却在回泸州探亲之际,发现了这个城市里,他认为需要更加完善的地方,他专门花时间绘制了12张图,希望家乡能变得更加美好。

这件事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了热议。大部分网友们对张洵的热心和执着点赞,称赞张洵身在重庆心系泸州,并将爱家乡落到了实处。也有少数人认为,张洵这是“多事”,是在给有关部门“找事”。

网上的争论过会儿就会平息,对全体泸州人来说,当务之急却是正在进行的文明城市创建。过马路不闯红灯是文明行为,走斑马线是文明行为,关心家乡的规划建设也是文明行为。作为一个去外地发展的泸州小伙,张洵有这样的意识并付诸行动,其行为值得每个泸州人学习。

毋庸置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和发展。一块果皮,你捡起来了吗?一个烟头,你有没有随手扔进垃圾箱?一声谢谢,你说出口了吗?

作为酒城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每位市民都有责任、有义务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亮色。把酒城建设得更美好,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一位市民的事。其实,人人创文并不难。张洵用他的专业知识为泸州创文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也可以集思广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为创文动手开口、献计献策,有力出力,有计施计。

一个人的文明体现了一个家庭的文明;一个家庭的文明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一个城市的文明,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面对来自民间的智慧和力量,我相信,有关部门并不会嫌弃这样的“多事”,肯定会重视、归纳、整理、回应。

比如,张洵的建议就已经转给了公交公司和交警部门,两个部门都正在谈论其建议的可行性。也许,小小的文明行为或建议微不足道,但涓滴细流汇集起来,终会成为文明的海洋。

酒城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每个人迈出一小步,酒城泸州,就将迈出一大步,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多事,我们的城市需要这样的“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