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7年06月03日

蒲扇轻摇的旧时光

◎姚秦川

现如今,人们早已用上了空调。偶尔买一把扇子,也失去了纳凉的初衷。什么檀香扇、绢扇、丝绸扇以及骨扇等等,完全是一种工艺品了。而蒲扇,却成了一种标本,映照着变迁。它不仅是一段岁月的念想,也是一种骨子里的留恋。

整理柜子的时候,无意间,在柜子的最底下,竟然发现了一把蒲扇。早已记不清这把蒲扇是什么时候买的,也不晓得是何时把它放进柜子里的。

这是一把很普通的,用蒲草做成的桃形扇,它早已失去了最初时的光鲜和明快,变得暗淡和了无生气。试着拿在手中轻轻一扇,一股凉凉的清风,顿时迎面扑来。把玩着这把扇子,一下子唤回了童年时的美好回忆。

在我印象中,家乡夏日的夜晚,潮湿、闷热,没有一丝风。简便吃过晚饭后,人们不约而同地搬出自家做的简易木床或板凳,再带上一把蒲扇,在自家庭院或门前的杨柳树下,歇息纳凉。

我们村子地处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通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电扇还只在广播里听过,从没有见过。我们全村人,取凉的工具只有蒲扇。

人们都很节俭。为了延长蒲扇的使用寿命,母亲总会用碎花布条,在蒲扇的边檐儿缝上一圈,这样可以耐用一些。再说,那时家家户户都有蒲扇,滚上碎花布条,也便于识别,不易搞错。而每到纳凉时,镶嵌着不同颜色扇边的扇子上下翻动,既招眼又缤纷热烈,还真是难得一见的风景。

我清楚地记得,夏季的夜晚,我都是在奶奶摇动的蒲扇下度过的。那缕缕微凉的清风,带给我成长岁月中长久的难以磨灭的印记。那时,父亲经常外出做小生意,劳作了一天的母亲,则早早上床休息。所以,陪伴我的,就只有上了年纪的奶奶。

天刚麻麻黑,奶奶就会搬来一把大竹椅和一个小板凳放在院子里。奶奶的蒲扇从我坐在她身边起,就开始有节奏地摇动起来。

奶奶摇动蒲扇的幅度很大,但动作却很轻。蒲扇从她的额头上掠过,然后凉爽的风和着清新的泥土香,向我漫来,一阵又一阵。伴随的,还有一个个讲不完的故事:美丽的仙女,狡猾的狐狸,勤劳的牛郎织女……

“如果你将来有一天去了北京读大学,可要把奶奶带去见识见识喽。”这么说着,奶奶的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奶奶的蒲扇,扇起了我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也把疯玩了一天的我,扇进了恬静的梦乡。

奶奶并没有等到我考上大学,就离我而去。而我最终也没能前往北京读书,总觉得辜负了奶奶什么。偶尔想起,总有一丝忧伤挥之不去……

现如今,人们早已用上了空调。偶尔买一把扇子,也失去了纳凉的初衷。什么檀香扇、绢扇、丝绸扇以及骨扇等等,完全是一种工艺品了。而蒲扇,却成了一种标本,映照着变迁。它不仅是一段岁月的念想,也是一种骨子里的留恋。它曾经清凉了我的世界,却逐渐遗落在苍老的岁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