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7年06月02日

大智若愚与大愚若智

◎鲁人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些人为人处世像“傻子”一样。雷锋就说过,愿做“革命的傻子”。他一生做了许多“傻”事,甘当无名英雄。在泸州,每年都会以各种平台和方式,评选出很多感动酒城的好人,他们中的一些人,接济他人,散尽自己的家财;一些人为救助他人,献出自己的生命……看上去,他们就是一群“傻子”。

傻,就是愚笨,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缺心眼。其实,上面说的这些傻子,一点都不傻,一点都不愚笨,他们志存高远,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释放出人间真善美。受他们的感召,贪者廉,奢者俭,懒者勤,怯者勇,社会充满正能量。这不是一般的智慧,这是一种大智慧。由此,我想起一个成语:“大智若愚”,大聪明、大智慧,往往给人以愚笨的感觉。世界上很多事物是通过其对立面反衬出来的,如同“大巧若拙”“大音希声”道理一样。正是有这样一些看上去很傻、很愚的人,支撑起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大厦。

大智若愚,古已有之。孔圣人曾赞美自己的得意门生颜回,“我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也足以发,回也不愚。”颜回的谨慎好学,被孔子描绘得惟妙惟肖。对老师讲经论道,颜回听得入神,就像很愚笨。回到自己的居处,对老师讲授的内容在认真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给以创新和发挥。孔子的结论是,颜回不愚。

与“大智若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愚若智”,有的人明明很愚蠢,很笨,却在人前做出很有智慧、很聪明的样子。“大愚若智”这个说法是成语“大智若愚”演化而来的。如果要问“大愚若智”为什么被人们熟知并流传开来,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华君武。华君武是一名画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在报纸上发表一些漫画,讽刺一些不该伤害的同志。每当提起此事,华君武便悔恨不已。为了吸取这段教训,他专门刻了一枚“大愚若智”的闲章,以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华君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大愚”,恰好说明他不愚。

很可惜,生活中的一些人,明明自己很愚笨、很蠢,却自我感觉良好——很聪明,很有智慧。他们有的利用见不得人的手法,坑蒙拐骗,发不义之财,自以为很高明,最后都没有好下场。而那些大权在握者,把属于人民的权力当成自己发财致富的工具,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自以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到头来聪明反被聪明误。落马贪官,中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在反思自己时感到锥心之痛,他这样说:“拿一辈子的前途作代价受贿,你说傻不傻?我真傻。”难怪有人这样说,什么人最傻?贪官最傻。

大智若愚,大愚若智。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不可思议。若愚不愚,若智不智。以“若愚”为名者不计其数,而取名“若智”者,不知道你见过没有,反正我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