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7年06月01日

宜宾主城区及周边居民用上页岩气

5月25日,记者从四川宜宾市发展和改革委获悉,2016年,宜宾市页岩气产气量已达16.22亿立方米,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县居民均用上了页岩气。

据宜宾市发改委介绍,国土资源部于2009年10月,在重庆市綦江县启动了中国首个页岩气资源勘查项目,标志着继美国和加拿大后,中国正式开始这一新型能源的勘探开发。同年,宜宾页岩气资源勘查工作启动,经初步勘查,宜宾市页岩气蕴藏丰富,资源量在3万亿立方米以上,是我国海相页岩气最有利的目标突破区。

2010年5月31日,中石油在宜宾珙县上罗镇开钻第一口页岩气井——宁201,成为我国自主开发经营的第一高产井,并于2011年12月20日向上罗镇周边居民供气。

2012年7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石油签订了组建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协议,明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北京国联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四家股东共同组建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12月9日,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成都正式挂牌营业。2014年5月,珙县上罗镇宁201-H1、宁H3-2等页岩气井相继投产,日产气量可达70万立方米。而在同时,浙江油田公司也在加速珙县片区页岩气的开发,其在珙县和筠连县的页岩气平台和井位建设顺利推进。

今年1-4月,宜宾市页岩气开发和生产完成投资7.61亿元,同比增长1.75倍;产气6.1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63%。

发现页岩气前,宜宾使用的天然气气源主要来自蜀南气矿输入及宜宾县等地规模较小的浅层气田,且部分气田已处于开采后期,供气压力逐渐衰减,气量已不能满足市民的用气需求,大量天然气需要从外引进。每到年底,不仅居民“缺气”、出租车排队“等气”,部分工业企业为了先保民用不得不“断气”。

目前,宜宾市主城区、宜宾县、高县、筠连、珙县等地城乡居民都用上了页岩气。

据宜宾市发展和改革委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宜宾市共开钻平台32个,开钻井104口、投产83口,累计产气26.98亿立方米。产气区域由筠连县、珙县拓展到兴文县,产能达到18亿立方米/年。

◎宜宾日报记者 郑兴隆